般若中观(连载17)----游正光老师

  第二节禅宗祖师所证悟的心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在第一节中已说明菩萨明心所证的涅槃,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接下来这一节要探讨的是,禅宗祖师所悟的—真心—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祖师西来意、本来面目、佛法大意、和尚家风、向上一路、莫邪剑、石上无根树等等。菩萨于六住位所应修集的福德、智慧快圆满前,应进行所谓证悟前的四加行的观行,也就是于蕴处界上、于一切法上,进行四寻思观,现观能取与所取空,因而断我见取证声闻初果的功德,并且还必须建立五阴等我依真如而有的大乘四加行,不再将意识我当作真实我,印定五阴等一切都是唯有真如所成的正见,成就世间至高无上的法,获得四如实遍智1,因而圆满六住位;再藉由参禅的方法来参究寻觅这个真实心如来藏,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般若正观现在前——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转入七住位经佛菩萨摄受印证、能转依如来藏真如法性而不退转,才是佛菩提道真正修行的开始,是为内门广修六度万行。

  注1“复有四如实遍智,谓名寻思所引如实遍智、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瑜伽师地论》卷13,《大正藏》册30,页345,中27-下1。弥勒菩萨所谓的四如实遍智,就是菩萨于蕴处界、于一切诸法上,藉由意识思惟起四种寻思观,并确认这四法——名、义、自性、差别之假有实无,因而引发四种正确的智慧(名、事、自性假立、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知的智慧)出生,名四如实遍智。

  因此在菩萨转入七住位前,必须跟随真善知识修学,方得以建立参禅的正知见。譬如:每一位有情身中都有第八识如来藏,各个有情五阴世间及其所住器世间,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藉缘出生、暂时而有;如来藏本身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上作分别;第八识是真心,七转识是妄心,真妄和合运作等等;以此正知正见来建立学人心中似有真如这一法存在,这也是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9 所开示的道理:“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宣示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能取的七转识、所取的内、外相分及诸法等,都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所变现出来;宣示阿赖耶识出生了七转识,真心阿赖耶识与妄心的七转识真妄和合运作似一,以不离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寻找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等等。学人于此正知见闻熏所得的智慧力,仍为意识思惟下的有所得法,仍为意识之所行境界,并不是菩萨亲证真心第八识之唯识性——真心第八识所住离语言文字、离六尘见闻觉知、不分别自我存在之无所得极寂静境界;因此意识在建立参禅知见阶段乃至进入见山不是山的疑情阶段,都是 玄奘菩萨所说的“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菩萨配合自己所培植的福德、慧力及定力,起个话头,譬如:“什么是真心?”制心一处地看住这句话尚未生起的前头,乃至发起了疑情去参究真心何在,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而证得第八识—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真心如来藏,现前观察确定这个真心就是佛所说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能够安忍而接受,以及得蒙诸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摄受而不退失,因而发起般若智慧。由此可知:学人进行四加行的观修,证能取与所取空,断我见成就解脱道声闻初果的功德,并且参禅找到第八识如来藏后,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无生的体性而不退转,名为证得无生忍,才是成就菩萨初果的功德。所以这分明是告诉大众一件事:四加行乃是学人在真见道之前的一个很重要的关卡,如果能够透过四加行证能取与所取空而断我见,不再将意识我当作真实我,未来才有机会真见道—破参明心—成为七住位不退的菩萨。如果学人于四加行不能如实知、不能如实观察、不能如实亲证,很容易将意识的种种变相当作真实我,当然就断不了我见,更不用说未来能够明心见性,成为七住位不退菩萨。所以说,四加行乃是菩萨明心见性的前方便,但必须以具备未到地定的动中定力为前提才能如实观修四加行,如果菩萨不进行四加行的观修来如实断除我见,未来想要破参,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就算能够破参,心里还是无法真正的完全接受第八识本来无生体性。因为无法如实接受及转依,最多只徒有干慧而无法证转,于未来的一劫乃至十劫,还是会退失佛菩提,名为退分菩萨。

  或许有人会问:“有何证据说禅宗祖师所悟的心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笔者提出下列二点来作说明。

  第一点,《无门关》中记载:世尊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2无门慧开禅师举示:世尊往昔在灵山会上,拈起青莲花(优鉢罗华)为大众开示,大众不知道 世尊开示什么,所以众人皆默然不语,唯有金色头陀大迦叶尊者对 世尊的开示心领神会而露出微笑,因此 世尊将正法眼藏之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大乘妙法交付给大迦叶菩萨。从这里可以看出,世尊交付给大迦叶的法,就是大乘明心见性的法——明自本心、见自本性的微妙法门;这个涅槃妙心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也就是证悟菩萨所亲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法门,从 释迦世尊教外别传西天初祖大迦叶菩萨开始,直到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东来中土,将 释迦世尊明心见性法门在东土中国,也就是佛法的中国,开始弘传,历经二祖慧可到六祖慧能,得以一花开五叶;乃至一直延续流传到今日的台湾,仍然有东山门下的证悟子孙在弘扬 释迦世尊明心见性的法门——东山禅,目前正觉同修会已有四百余人见道明心,十余人眼见佛性。3

  注2《无门关》,《大正藏》册48,页293,下13-16。

  注3 平实导师著,《钝鸟与灵龟—考证后代凡夫对大慧宗杲禅师的无根诽谤》,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市),2008/10 初版2 刷,页416。依据正觉同修会2013 年资料统计结果,已有四百多人明心,已远远超过历代禅宗证悟祖师接引明心菩萨人数。

  第二点,在大藏经中,有一部经文很短,最能证明 释迦世尊所说的正法,那就是脍炙人口、大众耳熟能详的《心经》,其经文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4

  注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册8,页848,下7-23。

  略释如下:

  已建立真心本来就自在正知正见的菩萨们,很深入去参禅、去参究时,因为一念相应慧的缘故,于刹那间亲证本来自在的真心之所在。现前观照这个真心本来就解脱自在,不生不死,能照见蕴处界诸法,没有一法是真实不坏的,都是虚妄的;同时能现观蕴处界等诸法都是真心如来藏所含藏之种子功能,未曾离开过真心如来藏而与祂同时同处运行,因而发起实相般若智慧,转依此般若智慧而到达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彼岸。像这样,能够现前观察真心本来自在的菩萨,才是真正的观自在菩萨。当观自在菩萨转依真心的立场实际理地来作观察时,发现真心的实际理地根本没有蕴处界诸法等三界任何一法存在,但却能容受现象界蕴处界及诸法等三界一切法的生住异灭现象出现。既然如实了知真心实际理地无有一法存在,当然就没有所谓生死以及种种苦厄可言;当菩萨将蕴处界诸法归摄于真心并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当然是没有种种生死以及种种苦厄可言,所以就度过了一切苦厄。舍利子!色法本身是物质而不是心法,与真心不是同一个法,故名非一;可是出生色法是真心的功能差别之一,是摄属于真心的局部功能,因此色法与真心不异,故名非异;合此非一与非异,是故名为非一非异。既然色法与真心非一非异,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真心的局部体性,与真心非一非异。舍利子!诸法的空相也是同样的道理,是真心出生蕴处界诸法生住异灭的法相,得要由真心支援才能显示出此空相;从真心实际理地的立场来观察诸法时,它从本以来不生,所以未来也不会灭;它从本以来没有染污,未来也不会有污垢;它从本以来没有增加过,未来也不会减少。又菩萨从真心的实际理地来观察,既没有眼等六根,也没有色等六尘,更无眼等六识,也就是没有十八界;既然没有五蕴十八界,当然没有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老病死等十二因缘之轮回与还灭可说,更无知苦、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之所需。也就是说,真心的实际理地是极寂静的不生不死、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涅槃“境界”,没有所谓的五蕴十八界诸法、十二因缘、四圣谛等等法存在。既然这些法都不存在,当然也没有所谓菩萨变得更有智慧及有所得可言。要像这样证得真心从本以来都无所得的人,才能称为觉悟的有情菩萨(菩提萨埵)。证悟菩萨转依真心无所得的智慧到彼岸,不会有种种罣碍出现;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就不会有种种颠倒的心行出现;既然没有颠倒的心行出现,就不会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怖事情出现,就能远离种种颠倒梦想,乃至因为精进修行的结果,未来可以证得究竟涅槃——佛地的无住处涅槃。三世诸佛都是依真心无所得的般若智慧,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此说菩萨证无所得的般若智慧到彼岸,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众生种种苦厄,真实没有虚妄,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从《心经》的开示可以归纳如下:一者、《心经》既然称为《心经》,其主旨当然是谈实相“心”,绝不会是谈色法乃至受想行识等虚幻的空相法,也不会谈依于五阴等法之生住异灭而施设的缘起性空、性空唯名之戏论。所以,这个“心”当然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阿赖耶识—如来藏,也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更是五蕴十八界诸法、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一切法所依止的根本。如果佛门中有人外于此“心”而说五蕴十八界等法,譬如主张:“《心经》的心字,用现代语讲,就是意识流,我们一辈子是在意识流里生活,也可以说这

  就是我们真实人生内在的路径。”5 这样的说法是完全不符合

  注5 是为大陆河北省柏林禅寺座下一位居士杜大威所说,已由笔者撰写了一佛在《心经》中的开示,名为言不及义的外道戏论。本《真假外道》予以辨正回应。

  二者、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然就是找到了有情的真心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是禅宗祖师所说的本来面目、佛法大意等等。菩萨现前观察蕴处界都是依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有,以及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出现,尤其意识我是虚妄的,是故不再以意识我为真实我,而真心如来藏与五蕴和合运行却不了知、不分别自我,完全随顺众生心而行,因此有了一分大乘人无我智。接著菩萨再从真心实际理地来观待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但有种种虚妄法相,因此有了一分大乘法无我智,只是不如地上菩萨有多分的法无我智。所以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观自在菩萨,就是指七住位明心不退以上的菩萨,他有二种大乘无我的智慧出生,那就是人无我智与法无我智,也是唯识增上慧学所说:菩萨亲证二空真如 6、二空所显真理 7 所发起的智慧。

  注6“是阿兰若,证得二空真如之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6〈离世间品 第6〉,《大正藏》册3,页320,上10。

  注7“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   《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31,页50,上6-8。

  三者、当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发现祂不需藉任何因缘本来就自在,不像意识等六个识得藉根尘相触之缘才能现起;而不论自己有没有在观察,祂都是真实如如而自在,这是因为自己不能一时一刻少了祂,少了祂就没有自己的存在。这样的道理,唯有证悟的菩萨能够如实了知,没有证悟的菩萨只能用意识思惟来想象明心的菩萨所证的境界为何。既然未悟的菩萨尚且无法如实了知祂的所在,更何况能随时随地观察祂本来就自在?所以《心经》所谓的观自在菩萨,不是一般佛弟子所认知的 观世音菩萨,而是指证悟明心的七住位不退以上的菩萨,能够现前观察真心本来自在。所以,菩萨未悟以前,仅具有真心本来自在的正知见而已,那是以意识建立有所得的法,并不是真正证得无所得的真心。所以 玄奘菩萨才会开示:“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待菩萨明心亲证真如不退以后,才可以称为观自在菩萨。

  四者、菩萨证悟后,现前观察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第八识—如来藏—涅槃妙心)是一切有情蕴处界的根本,蕴处界以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因,藉著业与烦恼等种种缘而由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变现出来,所以蕴处界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有蕴处界的存在。又菩萨观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是一切诸法之所从来;蕴处界诸法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本具的种子功能,藉著业与烦恼等种种缘而由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变现出来,所以诸法也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有诸法的存在。由此可知:蕴处界及诸法等三界一切法,都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有蕴处界及诸法等三界一切法的存在,所以蕴处界、诸法与真如心的关系是“非一非异”,乃至“不增不减”。如果外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说有蕴处界及一切法存在,乃至外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说一切法缘起缘灭、性空唯名,名为异说、二说、不如法说,亦名玄学,不是义学。

  五者、《心经》所说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体性无所得,所以当你在造善业、恶业、清净业、染污业时,祂都不在六尘中分别,都是离六尘见闻觉知、离语言道而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那样的“境界”是没有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等等任何一法存在。这个甚深极甚深、微妙极微妙的法门,二乘人尚且不知,更何况是凡夫又怎能够知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离种种分别呢?菩萨则不然,透过见闻觉知的七转识,去寻觅从本以来离见闻觉知、离分别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菩萨透过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寻觅本来离见闻觉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于因缘成熟时,意识心的慧心所于一刹那相应,找到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现前观察祂的体性离种种分别(不在六尘分别)、离见闻觉知、离语言道、无我与我所,当然是无所得。除此之外,菩萨还可以现前观察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第八识才是真心,七转识是妄心,此八个识真妄和合运作似一,而且配合无间,直让具足我见我执的众生不觉祂的存在。能够如实现前观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真实存在的人,又能够现前观察祂不分别六尘的人,又能够现前观察八个识真妄和合运作的人,名为般若正观现在前的观自在菩萨,亦名真观的菩萨,在禅门中名为开悟者;不能作如是观者,名为邪观、假观,亦名错悟者。

  六者、《心经》其实已明说、隐说菩萨四种涅槃;明说的部分有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隐说的部分有一:有余依涅槃。分述如下:

  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是参究得很深入,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并且能够转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不退于五蕴我者,此为菩萨所证的第一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菩萨以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来照见五蕴都是虚妄不实的,同时照见五蕴也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一部分,转依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生不死的涅槃法性,没有任何的苦厄可言,能以实相般若到涅槃彼岸而度了一切苦厄。当菩萨现前观察他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实就是二乘四果人所证的无余涅槃本际,此为菩萨在见地上所证的第二种涅槃。为什么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是二乘人所证的无余涅槃?这是因为菩萨现前观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就不生不死解脱自在,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与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无有蕴处界等任何一法存在,其涅槃本际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是一样而没有差别,只是二乘人无法亲证及了知罢了。菩萨则不然,于证悟后,虽然仍有思惑烦恼未断,无法入无余涅

  盘,可是菩萨以所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般若智慧来作现观,在见地上了知二乘所入的无余涅槃本际,其实就是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五蕴当下就已经在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中,又何必灭掉五蕴才入无余涅槃?单单这一点,就算阿罗汉穷尽定力、慧力与神通,也无法想象及思议。

  又菩萨于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后,继续进修别相智,于别相智圆满将要进入初地之前,已是性障永伏如阿罗汉的三果人,可以取证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如同本章第一节所说,是为菩萨所证的第二种、第三种涅槃。菩萨为了进修无生法忍的道种智、为了救护众生成就佛道,故意留惑润生,不取无余涅槃。所以菩萨从十回向快满心前,一直到七地满心前,菩萨都有能力可以取证无余涅槃,只是菩萨不愿取证而已。

  又菩萨到了七地满心时,已断尽三界爱习气种子随眠而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因涅槃贪而想入涅槃;可是佛绝不会让菩萨入无余涅槃,故而示现在菩萨面前,传授菩萨一个三昧,叫作引发如来妙智三昧,让菩萨乐于修学如来妙智而不入无余涅槃,因而能够转进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之道,进入八地继续修行。又菩萨依所证的般若波罗蜜多一一进修,于三大无量劫的修行圆满,最后取证佛地的无住处涅槃—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是为菩萨所证的第四种涅槃。由此可知:《心经》已明说、隐说菩萨可以取证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余依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这个道理,端视你于证悟后有没有深入了知及思惟,如果能够深入思惟就能了知,其实《心经》已经很清楚开示有四种涅槃的道理。

  七者、《心经》很清楚明白开示: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相般若到解脱彼岸,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佛已分明为大众举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所在,没有一丝一毫的秘藏,这是真实语,没有一点虚妄语,如《大般涅槃经》卷5 开示: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然;佛法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诸佛世尊有秘密藏?”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藏,何以故?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8

  注8 《大般涅槃经》卷5〈如来性品 第4 之2〉,《大正藏》册12,页390,中15-24。

  从 佛与迦叶菩萨往来应答之开示可知:如来为众生开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所在,只有指向涅槃妙心密意之语(密语),却没有任何隐藏(密藏),这是因为 佛怕众生如果没有经过参究的过程,一旦解悟,难以相信真心是那么平常、实在 9。由于不信受的缘故,当然会怀疑乃至毁谤,因此诸佛不会明说密意,所以才有秘密语示现。又 佛用种种譬喻分明举示真心之所在而没有任何隐藏,犹如中秋的月亮,不仅是最圆满的时候,而且它处在虚空中非常皎洁明亮,没有任何遮障,只要眼根正常的人都可以很清楚看见。如来所作的种种开示,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任何隐藏,也没有不分明举示;只是愚痴无智的人,因为无明的关系,不知道如来所说真实道理,无法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以才会说 如来有所隐藏、有所秘藏。已明心的人,可以很清楚看见真心之所在及其清净性没有任何遗漏,也没有任何隐藏。从这里可以了知:《心经》有没有告诉大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所在?当然有嘛!而且非常地明显,只是没有明心的人不知道 佛开示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哪里,只好透过意识思惟去作种种想象,而这个想象所得的结果,好像是般若,其实不是真正般若,名为相似般若。由于无法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只能随著佛的言语文字表面开示而依语不依义,或者随著禅宗祖师所说语脉(闲机境)上用心,转求转远,乃至有人心生颠倒而说:“世尊有秘藏。”那就是愚痴无智的人所说的颠倒语,直将自己的法身慧命拿来开玩笑。

  注9 这也是 平实导师所取法名为“平实”一样,都是在显示真心真的很平常,真的很实在,只是众生没有正知见,无缘亲见真心的平实性。

  不知大众是否想要知道《心经》所说“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到底在哪里呢?笔者就再入泥入水,为读者们扮尽神头鬼脸;如同鹦鹉学舌,学佛也是这样照本宣科:“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不知大众会么?想必不会!因为大家总是习惯用耳朵听,而不会用眼睛听,所以这轻舟早已穿过万重山了。因此缘故,笔者再举一个公案来辅助说明,会者直下会取;不会者,已落入证悟禅师闲机境里,转思转远了:

  鼎州李翱刺史向药山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之。山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守性褊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山曰:“太守何得贵耳贱目?”守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守曰:“不会!”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守忻惬作礼而述偈曰:“链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10

  注10《五灯会元》卷5,《万续藏》册138,页177,上17-下5。

  鼎州刺史李翱,字习之;欣慕药山惟俨禅师之法道,屡次邀请惟俨禅师到鼎州开示;惟俨禅师多次推辞不去,李翱不得不亲自到药山拜见惟俨禅师。当李翱到达药山时,惟俨禅师正在执经卷思惟法义,没有理会李翱的到来,所以李翱站立良久。惟俨禅师的侍者便向惟俨禅师说:“太守在此已经等候多时。”惟俨禅师仍然不理会。李翱度量狭小、性情急躁,见此心中不悦便说:“见了面,才知道没有听闻的那么好!”拂了袖子就走。惟俨禅师听了,放下手中经卷,直唤李翱:“为什么刺史会相信传闻的说法,而不相信眼见的事实?”李翱听了,知道自己错了,便舍下高慢心,回来向惟俨禅师谢罪。然后便问:“如何是道?”也就是问惟俨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什么是本来面目?惟俨禅师以手指上指下,问李翱太守:“会不会?”李翱未知其意,直心地说:“不会!”惟俨禅师知道李翱因缘不契,便放过说:“云在青天上,水在瓶子里。”李翱听了,不知惟俨禅师说的是放过语,便在惟俨禅师语脉上满心喜悦地呈上一首七言诗偈:“链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从上面公案可知,惟俨禅师一次次为李翱直指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所在,可惜的是,李翱没有正知见,不知惟俨禅师意旨而当面错过了。惟俨禅师见李翱悟入的因缘不契,便放过,说了句放过语;虽然是放过语,但仍有为人处,只是李翱仍然不知惟俨禅师为人处在哪里,直以为自己懂了,便沾沾自喜而作了一首诗偈,直落惟俨禅师的闲机境中,让人不忍卒睹;直到现在,还被作家 11 拈提,评得一无是处。因此,笔者在此建议:如果不是真参实究而明心见性的人,千万不要解说公案,以免将公案说得不伦不类,直将自己的狐狸尾巴翘得半天高,让大家知道,原来他是一只大野狐,正在演说野狐禅 12。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所谓的野狐禅,乃是错悟的人、解悟的人、不懂禅法的人,为了想让他人认为他是个证悟的人,或者是为了名闻利养,或者为了拥有广大的眷属等等,学著禅宗证悟祖师的言语、机锋等等作为,或知其然而实不知其所以然,来加以笼罩他人,其实他根本就没有证悟。后来禅宗证悟的祖师就将这些错悟、解悟的人,以及不懂禅法的人所说错误的禅法,称为野狐禅。

  注11 作家,又名行家,乃是对某一种法很深入、很专精而且有成就的人之称呼;在禅门丛林中,乃是指已经证悟本心的人。如果这位明心的人有深厚的别相智,乃至有道种智,就被丛林禅和子们尊称为“老师”。譬如:南泉普愿禅师,俗姓王,称为王老师;睦州道明禅师,俗姓陈,称为陈老师;克勤圆悟禅师本身是地上菩萨,俗姓骆,就称为骆老师等等。

  注12 后来禅宗证悟祖师将没有证悟、错悟、解悟的人所说的禅法,名为野狐禅,表示那不是真正的佛法,名为相似佛法。真正的野狐禅典故,如下所述: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师令无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无门关》,《大正藏》册48,页293,上16-28。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