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目 菩萨希求证道的念死无常

《广论之平议》


《法华经》卷4〈五百弟子受记品〉又有譬喻说:【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受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注:CBETA,T09,no.262,p.29,a1-24]

这段经文虽然以譬喻方式来说明一个事实,然而这个事实是真正值得我们多加思考与警惕的;这个譬喻很简单,但是寓意却很深远。经中是说:有一位贫穷人在亲友家喝醉了,亲友在他身上藏了一颗无价宝珠,给他带回去;让他能很轻易的得到富足安乐,但他却浑然不知有此无价宝珠在衣服内,而任其闲置;依然很勤劳辛苦的努力工作以求获得温饱,当他稍有所得时就很满足了,实在是很愚痴。直到有一天,亲友告诉他身上有颗宝珠,于是这位贫穷人找到了衣中本有的无价宝珠,从此生活就不再匮乏。这是譬喻凡夫异生及愚人二乘阿罗汉等,不知自身中藏有无价宝珠──如来藏,所以凡夫怕死,阿罗汉畏生,但是却从无始以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老病死……痛苦不断的重覆上演著;除非入无余依涅槃而灰身泯智,否则还要一直重演下去,永无休止。然而佛更开示『无余涅槃并不是究竟的涅槃』,因此佛在《阿含经》中及《般若经》中,处处都隐说或显说:有一个空性心如来藏,是众生的无价宝珠,无始以来就已存在每个众生身中;只要能找到祂、亲证祂,就能打开无门之门,成为真正入门的佛弟子,进入浩瀚的佛法殿堂中开始真实的修学佛法,实证无量无边的胜妙佛法;否则若不是灰身泯智,就是永远在三界中生死流转,不能真正的究竟解脱。

至于空性心如来藏,心体本来是自性清净、本来涅槃性,因此说众生皆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如来藏无形无相,却在众生身中,与众生同在,正是因为祂的常住不坏,才有众生生死不断;众生的色身与觉知心生生世世不断的改变,但祂无始劫以来始终如一,不曾改变;一切法依祂而出生,所以祂是一切法的根源。当众生证悟如来藏,证得人无我的无生忍时,就会得知一切法有生有灭、皆是虚妄,只有如来藏真实不虚;众生证悟如来藏时,就会发觉无所谓生死,因为生死是虚妄法,五蕴的生死如同宝珠表面上的影像一般生灭不停,都是幻生幻灭,所以五阴的生死并无实质,只有如来藏才是真实法。证悟如来藏以后也无所谓烦恼可说,因为烦恼也是虚妄法,只在五阴身中起起灭灭,是妄起妄灭,只有如来藏真实常住而不生不灭。证得如来藏以后转依于祂,我执渐断;当我执烦恼断尽了,就是慧解脱;若依菩萨愿而发愿再受生为人身时,下一世保证得以暇满人身,继续增上。因此就能对生死都无挂碍、不对抗,于生死中得自在,这就是从已证悟的菩萨境界来看待生死无常。

所以末法时代,众生虽然去佛日遥,但是佛的教法尚存,既有教法存世就必有证法者出世。如果有法师说:『现在是末法时期,没有证悟这一回事。』这一定是凡夫之身的妄语,这样的法师你能称他为善知识吗?譬如凤山寺的《广论》同修们都喜欢诵《般若经》,持诵《般若经》虽然有功德,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持诵而已,《般若经》存在人间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去证得经中说的空性心如来藏;证得空性心如来藏,就是证悟实相般若了。如果是真的证悟者,他随便翻开《般若经》来,一读就能深解经意,并非如同未证悟者只能依文解义可比。

例如《金刚经》卷1第1品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注:CBETA,T08,no.235,p.748,c20-24]明眼者一看,此中句句直指如来藏,句句明示实相心,乃至最后〈应化非真分〉第32品皆同如是,亦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同出一辙。未悟者只能依文解义,错误认取意识觉知心,或者认取识阴的五遍行心所法直觉;或者只能依文解义,如同印顺法师说:【食时,约为上午九或十点钟。佛及比丘们,过著乞食的生活,又受过午不食戒。所以,进城去乞食,总在那个时候。佛见乞食的时候到了,所以著衣持钵进城去。……乞食以后,即回祇园吃饭。饭吃好了,这又把进城所著的大衣,盛放饭食的钵,一一的整洁收起。入城乞食是赤足的,路上来回,不免沾染尘埃;佛陀行同人事,所以需要洗足。敷座而坐,并非闲坐,是说随即敷设座位,端身正坐,修习止观。如上所说,乞食属于戒,坐属于定,正观法相属于慧。又,来往于祇园及舍卫城中,是身业;入定摄心正观,是意业;下面出定说法,是语业。三业精进,三学相资,为宣说《金刚般若经》的缘起。】[注:印顺,《妙云集》上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页24~25。],这是凡夫众生在依文解义而解释《般若经》,堪称言不及义的代表作,却在真悟者的慧眼监照之下无所遁形:印顺法师根本不懂般若之真实义,更不曾证悟实相心如来藏。

要知道《金刚经》乃是全部般若经的浓缩版,等同整部《般若经》的宗旨;通达《金刚经》就等于通达整部《般若经》。所以,《金刚经》是有很深的涵意在里面,切不可依文解义,否则必招三世佛怨的。既然《金刚经》等于是《般若经》的精华,当然是字字珠玑,句句珍宝;因此世尊为何会把祂自己生活上的点滴,放在专讲般若实相的《金刚经》的开头处?既然点滴不漏的放在开头处,世尊必定别有用心,不只是穿衣、持钵、进城、乞食、回家、吃饭、洗碗、脱衣、洗脚、入座,绝非只是稀松平常之事而已。也不要如印顺法师一般,以为世尊只是在写小学生日记的『一本流水帐』,再凭自己的臆想穿凿附会的说『三业精进,三学相资』等猜测之言语。因为世尊已经圆满了身、口、意三业,已经圆满了戒、定、慧三学,不需要如同有学位的菩萨还要精进相资;这只有证得空性心的菩萨,才能真实知道世尊的穿衣、持钵……的真正密意。既然世尊不曾明说,证悟菩萨也应当秉持世尊善覆密意的旨意,让学人自行参究而悟入,悟了自然就可以如实深入地为自己解说《金刚经》了,从此开始即能转经,《般若经》的真义也就一目了然了。由此可知,悟与未悟之智慧差别,有如天地之悬隔,证悟后的智慧受用功德,确实是无量无边。因此,真正想学佛者,首先要求大乘见道的证悟,这才是学佛的正途。


回首页·目录页·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