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正 --21

《护法与毁法》


上平居士云:【关于第二个错误。从赖耶缘起的角度看,前七转识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行,本质上乃是第八阿赖耶识见分之作用。它们与第八识是不一不异的关系。离开第八识无有七转识,离开七转识亦无处觅第八识。何以故?体用不二故,犹水之与波,离水无波,离波之外亦无处觅水,当体互即。第八识与前六识,实为体同而用异,非各有其体、互相独立的实体。此就凡情说。若就圣位而言,八识成四智,四智实为一体,亦非四个各有体性的独立存在,它们皆是同一如来藏之妙用。若从真如缘起的角度看,前七识是真如之用,非是与真如不相干的异体,它们与真如的关系亦是不一不异的。不异者,见闻觉知以真如为体,它们当体即真如,离真如无有见闻觉知,离见闻觉知亦无处觅真如;不一者,见闻觉知是生灭因缘法,而真如是不生不灭法,不可把见闻觉知当作真如自性,若如是,即是认贼为父。】

略覆:所谓的『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出世间诸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中所集藏。由于阿赖耶识集藏众生所造作熏习的一切业种,所以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于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一一遇缘现行;这些无明种、业种,及无漏法种净业法种,都由各人的阿赖耶识集藏,随著各人的转生而带到未来世去,一世一世递传不灭;除非遇缘现行受报,否则业种将会永远存在各人的阿赖耶识中,等著缘熟时现行受报;这种阿赖耶识集藏一切法种不灭、遇缘而起的现象,称为赖耶缘起。换句话说: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流注,而导致众生流转生死,都是因为众生不明实相、不知解脱之道,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种,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因缘成熟便会现行,现行受报之现象便是赖耶缘起。

上平居士认为:『前七转识与第八识是不一不异的关系。离开第八识无有七转识,离开七转识亦无处觅第八识。何以故?体用不二故,犹水之与波,离水无波,离波之外亦无处觅水,当体互即。第八识与前六识,实为体同而用异,非各有其体、互助独立的实体。此就凡情说。』

如果依赖耶缘起而言,由于无明的缘故,而使得染污的七转识不断的集藏一切善染及世出世间诸法种子于阿赖耶识心体之内,因此而使众生生生世世于三界中轮转生死。若如上平居士所言『前七转识与第八识不异』,则是说第八识同于七转识,而事实并非如此,七转识妄心乃由真如所生,最多只能说是真如第八识的局部体性,而且从真如阿赖耶识中出生以后,其体性完全不同于阿赖耶识之自体性,故不可说七转识即是第八识。

此外,七转识是十八界法,都摄在十八界内,都不能遍在十八界法中,真如阿赖耶识却与十八界普遍和合,而不摄在十八界内;祂与十八界俱,而异于十八界。此外,七转识是染污之法,而如来藏阿赖耶识则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清净性、真如性;在凡夫位的众生,如来藏中含藏无量无数的业种、无明种,遇缘则现行受报;若经见道之后精进修行,于历境遇缘时,以亲证如来藏之功德力,转依如来藏无相、无作、无愿之三三昧体性,不断将染污的识种汰换成清净的识种,究竟清净时,所含一切种子皆纯属无漏法种,永不再有变易,名为断尽变易生死。

复次,如来藏除了有出生七转识见性、闻性…觉知性之体性外,尚有清净自性恒时现行不断,而一般凡夫众生泰半因无明所障而无法证得,故每堕于知觉见闻妄识妄性之中。前六识、七转识皆因第八识而生,第八识与前七识同时俱在;因此,第六识、七转识皆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体,不可说『第八识与前六识,实为体同而用异』,八识心王各有不同之体性与作用的缘故;也不可以说『第八识与前七转识,当体互即』,如果上平居士这个说法可以成立的话,那么第三转法轮所有佛经就应该全部改写了;因为七识心有思量性、有知觉性、有贪瞋…等心所法相应;然而第八识却是恒而不审、离见闻觉知、永无贪瞋…等心所法相应;所以前七识之体性与第八识之体性迥然不同,与第八识自性迥然不同之七识心王,怎可随便妄说是与第八识当体互即呢?所以上平居士真的是不懂佛法。

至于『转识成智』,于初次明心时,其实只是下品转而已;也只能有第六识转生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平等性智,前五及八皆未生智。七地入八地时唯有中品转,也唯有六七二识转生中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而已,五八仍未转。 世尊修行直至三大阿僧祇劫满已,成最后身菩萨,坐菩提树下,于夜后分,以手按地而得明心时,六七二识方得转生上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异熟流注生灭断尽,第八异熟识顿现大圆镜智,改名无垢识--佛地真如;而犹待随后旭日将升以前之目睹东方明星,眼见佛性时,方使前五识顿生成所作智,而名成佛。

是故真如心体依诸有情修证佛法阶位不同,说言有三:第八阿赖耶识,第九异熟识(庵摩罗识),第十无垢识--佛地真如;名虽有三,实唯有一。然不论有情修证佛法位阶如何,乃至凡夫异生无有修行,而各各有情悉皆各有独一无二之真如心体,名为阿赖耶识;悉皆具足圆满成就世间流转法与出世间无漏法之功能体性,此性如实无有虚妄,一切悟者悉皆证知,名为圆成实性,各无二致,故知如实唯有一种--第八识如来藏。因此『八识成四智』,八识是体,四智则是净化以后,从如来藏所出生的妙功能性;不可说『识即是智,智即是识』,也不可说『智与识是当体互即』识不即是智故,智亦不即是识故。

是故,由于不断修行的缘故,佛地真如即是从因地的阿赖耶识修行转变清净而成,若不修行转变祂的内涵,就无法成为佛地的真如心体,因此道理即称为真如缘起。真如缘起才是真正的佛法,真如缘起才能成就中道的真实义,为什么呢?因为真如非修行非不修行能得--你不修行就不能证得佛地真如;你修行也不能得,因为真如之体即是阿赖耶识心体,是你本来就有的,不是修行以后变生出来的;祂的清净性也是本来就有,所以非因修得;但是你如果不参禅求悟,你就不能证得祂的清净性。所以真如非因修行而得,非不修行而能得,一切众生皆须依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而修佛法。

若从真如缘起的角度而言,七转识之能知能觉能作主等作用,皆由如来藏蕴藏之七识种子不断现前而有。七转识非能自己存在--不自在,依如来藏而有;见性、闻性…知觉性则是依附于七识心体而有。因此 平实先生从未说『前七识是与真如不相干的异体』,此乃上平居士故意栽赃诬蔑 平实先生者,真是居心叵测之徒也!真如缘起之证得,须依亲证如来藏为基础, 平实先生一向如是宣说:『要用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利用参禅的方法去找出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心,此真心与见闻觉知心一向俱在』; 平实先生从未否定过七转识,因为离开了七转识就无法修行,不似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上平居士等,皆欲将『正见闻觉知时,若能使心不缘尘,无分别、取舍,谓之证得无分别心』,而认为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七识心,即是真如妙用,欲将七转识妄心修成无念而了了分明时,即认为是如来藏真如心。

然而实际上,妄心七转识永远是妄心,真心第八识则永远是真心,祂不是因为灭除七识妄心而转变成为第八识真心;若如是,则有念时是妄心,无念时又变成真心,如此变来变去而可称为真心如来藏者,无有是处!成为变易法故。即使修至佛地,仍然第八识真心仍然是第八识真心,前七识仍然是前七识,永远不可能使前七识转变为第八识真心;只是将如来藏中所含藏七识心的污染识种,全部转化成无漏真净种子,永远不再转易,因此而究竟圆满清净而已;所以佛地的第八识心体是在因地时本来就存在的,并不是将因地的前七识转变成佛地的第八识,因地与佛地都是八识心王具足的。是故当言如来藏是体,能生见闻觉知蕴处界等性用,体用非一非异。复次,如来藏生蕴处界之见性闻性等作用已,于蕴处界之见性闻性等作用现起运作之时,别有如来藏之自体用现行,随一切缘而配合见性闻性等之运作,非唯现起蕴处界之性用耳。

《维摩诘经》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平实先生一向开示『法离见闻觉知』,不可在见闻觉知中要找到如来藏,因为如来藏又聋又盲又哑,远离觉观分别,故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所以欲证如来藏心者,当仔细厘清真如与七转识的关系,见闻觉知是如来藏所出生的七识心的局部体性,是因缘生灭之法,要善于利用祂去找到与妄心一向和合运作的真实如来藏,不要掉到上平居士等人依文解义的文字游戏中。p231-237


回首页·目录页·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