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辨正-16


  辨正-16

  法莲法师云:【《成唯识论》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又云:“自性法身虽有真实无边功德而无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转诸转识得受用故。虽转藏识亦得受用,然说转彼显法身故,于得受用略不说之。又说法身无生无灭,唯证因得,非色心等,圆镜智品与此相违,若非受用属何身摄。又受用身摄佛不共有为实德故,四智品实有色心皆受用摄。”

  又云:“如是三身虽皆具足无边功德,而各有异。谓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自受用身具无量种妙色心等真实功德;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具无边似色心等,利乐他用化相功德。又自性身正自利摄,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利他,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又与受用及变化身为所依止,故俱利摄。自受用身唯属自利,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宗镜录》云:“一、法性土。真如为体,或五法中,以清净法界为体。真如与法界,总相门中即不殊,别相门中即有异。真如遍一切,因果兼该通即广;清净法界即狭,唯果位故。二、实报土。力无畏等一切功德,无漏五阴以为体性。摄相归性,以真如为体。因修万行,果起酬因,真实果报之所招感,名实报土。于佛自受用身中,以四智为身;所依十力四无所畏功德,以之为土。三、色相土。摄境从心,自利后得智为体,最极自在净识为相。第八无垢,名为净识,大圆镜智后得智中之所变。摄相归性,亦以真如为体。”

  由以上所列举经论义理可知,此自性清净心如来藏之体用性相差异,然其难以贯通之处,乃如胜鬘夫人问佛云:

  “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而佛即随喜云:“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方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今与诸同学共探此甚深法义,若能了解此间差异者,则于三转法轮诸经不生矛盾,亦可了知云何众生于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但是无明妄见之理。】

  以上分为二段辨正如下:

  第一段 法莲师云:【《成唯识论》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又云:“自性法身虽有真实无边功德而无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转诸转识得受用故。虽转藏识亦得受用,然说转彼显法身故,于得受用略不说之。又说法身无生无灭,唯证因得,非色心等,圆镜智品与此相违,若非受用属何身摄。又受用身摄佛不共有为实德故,四智品实有色心皆受用摄。”

  又云:“如是三身虽皆具足无边功德,而各有异。谓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自受用身具无量种妙色心等真实功德;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具无边似色心等,利乐他用化相功德。又自性身正自利摄,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利他,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又与受用及变化身为所依止,故俱利摄。自受用身唯属自利,若他受用及变化身唯属利他,为他现故。”

  《宗镜录》云:“一、法性土。真如为体,或五法中,以清净法界为体。真如与法界,总相门中即不殊,别相门中即有异。真如遍一切,因果兼该通即广;清净法界即狭,唯果位故。二、实报土。力无畏等一切功德,无漏五阴以为体性。摄相归性,以真如为体。因修万行,果起酬因,真实果报之所招感,名实报土。于佛自受用身中,以四智为身;所依十力四无所畏功德,以之为土。三、色相土。摄境从心,自利后得智为体,最极自在净识为相。第八无垢,名为净识,大圆镜智后得智中之所变。摄相归性,亦以真如为体。”】

  辨正:先略释法莲师所举成论文句之真义如下:“像这样的四智相应心品,虽然各个心品肯定都具有二十二法(编案: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心体自身),也都有能变诸法的种子与所变诸法的现行同时现起,但是因为智慧的作用增上的缘故,所以依照智慧的体性而命名,显示四种智慧各自的作用差别。因此这四智相应心品,把佛地的一切无漏有为法上的功德都含摄无余。此佛地的四智,是如次转变有漏的第八、七、六和前五识而依排列次第顺序各自获得此四智心品。智慧虽然不是识体,但却是依附于识体而转变产生的,因为智慧是以识为主体的缘故,所以说智慧是转去识体的无明而得到。而且在有漏位时,智慧弱劣而识性强盛;在无漏位时则是智慧强盛而识性弱劣,为了劝有情众生转依智慧而舍弃原来的识性,所以说转变八识而获得这四智。”是故佛地四智是转变八识心王而后始出生的有作用法,是“所生得”而非如涅槃之“所显得”。然而法莲师举证此段论文,与其所欲证明的“另有清净法界名为如来藏,能生阿赖耶识”的说法,完全无关;无关之论文,举之何用?唯能用来笼罩初机学人信其说法尔,并无实义。

  次段论文语译如下:《《自性法身虽然具有真实无边的功德,然而因为自身是纯无为的法性,所以不可说自性法身是色法、心法等物。四智相应心品当中的真实功德,以大圆镜智来说,大圆镜智中所生起的常住而普遍存在于色身中的法身,是摄在佛的“自受用身”一类之内。由佛地的平等性智所显现的佛身,则摄在佛地的“他受用身”内。由佛地的成所作智所现的随类化现的种种身相,则是摄在“变化身”中。《大乘庄严经论》说“大圆镜智是自受用身”,是因为《摄大乘论》说“转化前七识而得自受用”的缘故。虽然转化阿赖耶识如来藏,也可以说是得到受用,但那是说转变彼阿赖耶识心体而显出自性法身的缘故,所以在这上面,对于大圆镜智上也同样可以获得受用的事,在这里就略而不说了。又如前面所说“法身不生灭,只是证得根本因无垢识而获得大圆镜智,所以法身并不是色法或心法等”,但是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却不是本来就有的,是后来才有的,与法身本来就有的现象并不相同,故是互有违逆的;所以,大圆镜智如果不是受用身所摄,那又要属于哪一身所摄呢?而且,在“受用身”上,摄持佛地所特有的真实的不共菩萨的种种无漏有为的功德,这些功德都是必须在佛地的色身与心法上面才能显现出来的,所以四智心品所相应的色身诸法与心体诸法等,都属于受用身所摄。》》如是论文中,也仍然不能证明法莲师所说“阿赖耶识是生灭的虚妄法,阿赖耶识从另一心体如来藏出生”的说法正确,而且他自己也不懂这一段论文的真正意涵,所以他举证这一段论文的用意,也只能作为笼罩初机学人之用,不能证实他的说法正确,所以这一段论文的举证,并无意义。

  第三段论文语译:《《“像这样的佛地自性法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等三身,虽然各都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体性及作用却各有不同。也就是说,自性身是佛的第八无垢识法身,只有真实的常、乐、我、净,远离各种杂染,是一切善法所依的无为功德,纯说第八无垢识自体,所以并没有色身色法、以及七识心在三界中所有的差别法相和作用。第二种的自受用身,具有无量奇妙的色身色法,以及无量微妙的心法等等真实的功德。至于第三种的诸地菩萨所能得见的他受用身和凡夫众生所能得见的种种变化身,只具有无边无际的似有色法、似有心法的功德等等;这些似有色法、心法等功德,是为了给有情众生带来利益和安乐的变化相上的功德。又自性身纯粹是属于佛地的自利功德所摄,不属于他受用所摄,因为祂常住于寂静安乐而无任何利乐有情的动作故;但也可以利他,因为可以作为其余三智心品他受用身的增上缘,而使得诸多有情众生获得利益安乐的缘故。又此大圆镜智相应的自受用法身,能作为受用身和变化身所依止的身土,所以是既能利己又能利他的。自受用身只属于自利的体性,至于他受用身和变化身则只属于利他,因为这两种是为有情众生而显现的缘故,不是为了自利而显现的缘故。”》》如是论文中,也如同前面所引证的两段论文一般,仍然不能证明法莲师所说“阿赖耶识是生灭的虚妄法,阿赖耶识从另一心体如来藏出生”的说法正确,而且他自己也不懂这一段论文的真正意涵,也无能力略释之,所以他举证这一段论文的用意,也只能作为笼罩初机学人之用,不能证实他的说法正确,所以这一段论文的举证,并无意义。

  再来略释法莲师所援引的《宗镜录》文意:《《一、法性土,又名常寂光净土。以真如法性所依之无垢识为体,或五法中,以清净法界为体。真如与法界,若是从总相门中来观,即没有不同;若从别相门来看,即有差异。真如遍于一切法中显现,兼摄因果,如果通说其义即广;若单说清净法界的话,范围即较狭小,因为是单说佛地果位的缘故。二、实报庄严土:十力、四无所畏…等一切功德,无漏的佛地五阴以为其体性,摄诸法相归于第八识所显之真实心性,也就是以真如性相为法体。因为无量劫来修学六度万行的原因,所以实报庄严的果报现起,以酬因地无量菩萨行之修因,真实果报所招引感应的净土,名为实报庄严土。在佛地的自受用身中,以四智相应心品为身;所依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为土。三、色相土:摄种种佛地境界随从佛地的八识心王,以能够自利之后得智为法体,以最极自在之清净八识为相。佛地的第八无垢识名为净识,是大圆镜智现前时的后得智里面,将因地的阿赖耶、异熟识心体转变而成无垢识心体。若总摄无垢识及所生的佛地七识心王及四智心品等法相,而会归于万法根源的无垢识心体时,仍然还是以无垢识心体所显的真如法性为其法体。》》如是所说前三种净土中,总说以真如为其净土之法体,而真如乃“识之实性”,是“识所显示”之无为真如性,即是一心二门中之心真如门。

  然法莲师误以为“真如为体”及“五法中以清净法界为体”等二句,即等于第八识上面另有一个心体名为真如,名为清净法界,即是如来藏;因此缘故否定阿赖耶识,谤此第八识非不生不灭法,谤此第八识心体为虚妄法,谤此第八识心体是从另一心体如来藏、真如中出生者。然而真如既是第八识心体之自性,乃是所显法,如前已说,不能出生任何法体,所显法无作用故,非如所生法之有作用故。复次,“清净法界,五法为性”,并非是法莲师所误以为的“另一能生阿赖耶识的心体”,譬如《成唯识论》所云:“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五法为性者,谓以如是五法为性而成就法身之体,此五法者即是:无垢识所显之真如性、大圆镜智心品、平等性智心品、妙观察智心品、成所作智心品。如是五法合聚,以为法身之体,故说“体依聚义,总说名身”,由聚此等五法为性,而成法身,故说“故此法身,五法为性”。如是法身之义,于成论已说其义,法理极明,是故“清净法界”不可如彼法莲师所误会之另有一心而能生第八识心体,实是第八识心体净除二障种子、随眠之后,所显示之佛地真如法性,故非法莲师所主张的另有一个真如或者如来藏是能生无垢识的终极理体。

  复次,法莲师所节录的永明禅师文字中,也显示这个义理,只是法莲师自己读不懂永明禅师的法语:《《第八无垢名为净识,大圆镜智后得智中之所变,摄相归性,亦以真如为体。》》意谓第八无垢识乃是纯净之佛识,大圆镜智则是因地所证根本无分别智进修一切种智而生之后得无分别智所变生者,所以大圆镜智亦是后得无分别智;然而大圆镜智仍然是摄取第八识所显示之清净法界相、真实相、如如相,汇归于第八无垢识之真如法性,以此真如法性作为大圆镜智之体。如是意旨极为明确,只是法莲师有文字障及理障,所以执言取义,误以为“清净法界”别是另一心体,误以为清净法界一词即是另一心能生诸法的心体,名之为真如,故误以为另有一心真如或名如来藏,能出生第八识,故误以为无垢识非是真心,故误以为必有另一心能生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如是误会,亦可谓大矣!如今误会之后,造下谤法、毁 佛、谤胜义僧之世间最重罪,将来如何收拾恶果?于此再劝请法莲师:赶快弄清楚法义正讹,赶快谋求补救之道,以救未来无量世的自己!

  如《佛地经论》所云:“乃至真如虽非识变,亦不离识,识实性故;识上二空无我共相所显示故。”由此论文,亦证实西天祖师同于萧导师所说之法义:【真如乃所显法,而非所生法;所生之法是有作用,而所显法之真如则无作用,是纯无为法故。】是故“识上所显之真如”并无其用,唯是识体在三界有为法中所显示之真实性,故说真如乃是“识之实性”,既是第八识心体之所显性,则无可能会出生第八识心体也。就如同世人所知:美丽不能出生女人,因为女人的美丽是由女人所显示者;如果有人说:“女人的美丽可以出生女人。”一定遭世人耻笑。亦如女儿不可能出生母亲,如果有人主张说女儿后来出生了母亲,或说女儿在很早以前出生了母亲,必会遭人耻笑,指为精神异常。同理,法莲师坚持说:“识上所显示之真如实性,能出生识体。”亦是起颠倒见者。法莲师未离开同修会之前,萧导师一再于讲经时分析解释与大众知悉,法莲师当时亦皆在场,然皆不肯信受,坚持识体所显示之真如能出生识体,至今犹未改变,吾人确实难以了解其思惟理路和精神状态,只能猜测他的思惟理路与精神状态异于常人。

  由此可知:真如实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实性,乃是识体之自身体性,不可如法莲师将真如颠倒建立为识之所依体。若第八识真有所依之心体,则所依之心体即是别于第八识外之另一心体也,实乃第九识,此又堕入萧导师所评“八九识并存之无量过失”中。

  复次《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十九 佛说:“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乘于大乘。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实观察真如但有假名施设言说,真如不可得故。”亦明说真如是识上所显实性,故真如一名只是在显示第八识心体的自性尔,绝非另是一心也,更不可能是出生第八识的另一心体。

  又同经卷五十七 佛云:“复次善现!若真如实有性者,则此大乘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真如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亦是明说真如非实有性,既非实有性,如何能出生阿赖耶识心体?而其所出生之阿赖耶识心体偏又是万法之主体识?此说可通乎!万法之主体识当然是实相心,实相心有可能是被他法所出生的心体吗?万法的主体识当然函盖了真如性相,否则怎能称为万法的主体?

  又同经卷第六十七亦云:“舍利子!如真如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真如中无名,名中无真如;非合非离,但假施设。”此经中说真如纯粹是客法所摄,并无主体性,亦无能生万法之识性;既是客法所摄之无主体性法相,既是客体所摄的不能出生任何一法的客性,云何能出生万法根源之阿赖耶识心体?经文中又说真如只是假名施设,真如不可得,非是实有性,而不是如法莲师所认知,妄谓真如能出生阿赖耶识之作用,故说法莲师严重误解佛法真谛也。此经中所说真如,乃同《成唯识论》中所言:“真如亦是假施设名”、并且明言真如非有作用,只是所显法,而非所生法之有作用,因为真如纯是第八识心体所显示之第八识自性故。

  若依法莲师所说“真如能出生阿赖耶识之作用”,则真如与阿赖耶识已经非是同一识,乃是上于阿赖耶识之另一识,正谓为第九识也,此又堕入萧导师所预评之“八九识并存之无量过失”中,逃不出萧导师在他们离去后所预为破斥的种种过失的罗网。复次,法莲师所说真如能出生阿赖耶识心体,则实质上已成为“与阿赖耶识非是同一识”,则又违背《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一心有二门”之立论。是故真如与阿赖耶识实乃同一识心,只是阿赖耶识为体,真如为阿赖耶识自体所显示之性相,故可名为非一亦非异;除此以外,不可说是非一亦非异也!若真如能出生阿赖耶识,则真如即是第九识,即不可狡辩为同一识,即不可说“非一亦非异”也!而阿赖耶识心体双具空性真如门与有性生灭门,各摄一切法,展转不相离故,能生一切法。而法莲师竟将同是一心之生灭门与真如门的体性,强行分割为各异的二心,把第八识全判为生灭有为法,再建立真如为第八识所依之心体,不但必堕“八九识并存之无量过失”中,亦乃严重曲解佛法义理也。是故法莲师所知之真如、所知之如来藏,乃是妄想所想之虚妄法,绝非真实之法,绝非如实可证之法,故其所说阿赖耶识以外之另一如来藏,名为“假如来藏”,因离阿赖耶识即无如来藏可证故,阿赖耶识心体即是如来藏故。

  第二段 法莲法师云:【由以上所列举经论义理可知,此自性清净心如来藏之体用性相差异,然其难以贯通之处,乃如胜鬘夫人问佛云:

  “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而佛即随喜云:“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方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今与诸同学共探此甚深法义,若能了解此间差异者,则于三转法轮诸经不生矛盾,亦可了知云何众生于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但是无明妄见之理。】

  辨正如下:先语译经文真义如下:

  《《“自性清净心而具有染污种子的道理是很难可以了解知道的,唯有佛世尊具足真实佛眼、真实种智,是佛法的根本,是正法依止,才能如实知、如实见。”佛即随喜胜鬘夫人的话,开示说:“是的!是的!自性清净心而具有染污,这个种子识,的确是很难可以了解知道的;有两个法是很难可以了解知道的,就是一、自性清净心本体很难可以了解知道。二、这个自性清净心被烦恼所染污亦是很难可以了解知道的。像这样的两个法,你胜鬘夫人和成就大法的大菩萨们才有智慧能够听取及信受;其余声闻种性的人们只能相信佛语的开示而已。”》》

  如是, 佛与胜鬘夫人都开示:第八识如来藏是自性清净心,而有不净的种子杂染,难可了知。所以自性清净心在因地时是有烦恼种子杂染的,法莲师所举经文中已经明证;然而法莲师举出这段经文之后,自己却不相信,却还要故意否定这个含有种子杂染的自性清净心,硬说如来藏阿赖耶识因为有染污种子所以不是真的如来藏,妄说如来藏在因地就已经是绝对纯净的,不是修到佛地才净尽种子杂染,所以在现在因地就想证得佛地的清净如来藏,就对大众说道:“证得这样绝对清净的如来藏才算是证真如。”正如法莲师在萧导师帮他证悟后,因为被恶知识误导,所以跟著自作聪明,在第八识如来藏心体上只取阿赖耶性之染分,忽略其心体自身之净分,乃将第八识全判为有为生灭法,而建立另一个只有在想像中才会有的虚妄法作为真如,就成为心外求法的外道见,就会永无证得真正如来藏的时候,也会永远无法证得真如。然后,法莲师再以此外道见,诽谤说:“正觉同修会只找到第八识心体,未找到真如。”又诽谤说:“第八阿赖耶识是真如所生之用,不是如来藏。”但法莲师如此建立之法,实际上乃第九识,应是与第八识并存的心,而狡辩为同是第八识、非一非异(实际上并无此第九识心,并且有极多过失)。

  因法莲师误认为自性清净心全为绝对无为清净、无所染污,亦无含藏杂染种子,以兹邪见观念而建立此种谬说,欲藉此表显其修行高于正觉同修会,以号召他人随其所行、同其所为,如是共同破坏正法。但法莲师对于第八识心体本有染分种子的事实基础上,虽然现观仍有真如性相不断显示出来,可以由自己现观其真如性相,却仍不能信受《胜鬘经》中 佛所说“如来藏心体中含有杂染种子而自性清净无染”的圣教,不想依照 佛在经中所说“三大无数劫修行净除二障”而转成绝对清净的心体,心中滋生妄想,希望在现在因地就可以证得另一个“纯无染、纯无为而无含藏杂染种子的清净心”,不信 佛所说如来藏在因地时是“自性清净心而有种子杂染”,一心跟随恶知识的邪见,而欲在现在证得佛地无垢识的纯净无染真如;既违经中 佛之圣教,亦违修证上之正理,名为邪见,名为妄生思觉。

  法莲师被恶知识杨先生之邪见所转故,于是开始排斥阿赖耶识心体,判为非是真心,进而诬蔑为生灭心,不顾 佛在经中明说“阿赖耶识本来而有、自性明洁,即是如来藏”之圣教,诬蔑为从如来藏所生,诬蔑为有生有灭之法。法莲师依恶知识所教导之邪见,依此错误之知见,建构自己有异经教之佛法思想体系,开始偏离经中 佛所说之圣教,又加上本有之文字障故,才会对三转法轮诸经产生矛盾、错误之见解,进而否定三乘菩提之法体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谤为生灭法。譬如《胜鬘经》所说“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法莲师于此便生误解,所以举出这一段证明法莲师自己所说是邪见的经文,举出这一段证明萧导师法义完全正确之经文,想要证明萧导师的法义错误,形成相反的结果,这不是心生颠倒、妄生思觉吗?

  复次《胜鬘经如来藏章第七》云:《《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此经文已经明说:佛教的教法,其实是在如来藏处——在如来藏心体上——来说圣谛之真实义理。而经中 佛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故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即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法莲师却敢大胆的否定之,真是愚胆包天。

  复次《胜鬘经法身章第八》云:《《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如是经文说“甚深如来藏,非思量境界,为无量无明烦恼所缠”之义,迥异法莲师所说的“如来藏是绝对无染之清净心”,若因地的如来藏已是绝对无染清净心,为何《胜鬘经》说“如来藏有无量烦恼所缠”呢?为何诸大乘经中要说“成佛必须三大无量数劫净除心体中所含藏的二障随眠”呢?法莲师的意思是不是说一悟即可成佛?是不是认同杨先生初离同修会时所说的一悟即可证得佛地真如?是故法莲师所知之如来藏乃是妄想法,非是真实如来之藏,故名为“假如来藏”,因离阿赖耶识即无如来藏可证故,阿赖耶识心体即是如来藏故。(p37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