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居士 著
目录
平实导师 序 1
自序 7
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净士之阐释 6
第三章 西方极乐净士之圣道门23
第一节 九品往生略述 23
第二节 信者与疑者之往生果报 36
第三节 谤大乘、谤正法者不得往生极乐 74
第四章 略评选择本愿念佛 104
第一节 选择本愿念佛之真相104
第二节 评本愿念佛之教110
第三节 评本愿念佛之行127
第四节 评本愿念佛之信157
第五节 评本愿念佛之证183
第六节 回应杨仁山居士之阐教声明209
第五章 圣道门与净土门互相含摄 220
第一节 圣道门之易行道与速行道220
第二节 净土法门行门之易行与速行260
平实导师 序
正德居士所造《净土圣道》一书,对于净土与圣道之关系,有极为精辟之阐扬,令佛法净土门与圣道门之精义,显示于净土行者之面前,将对净土与禅宗一切行者产生极大之利益,消除净土与禅门行者以往对净土真义、净土内涵之误解,提升大众对净土一门之正知见。是故正德居士将其所著《净土圣道》一书之初稿示余,以邀余之序文,读后生大欢喜,乃造此序略抒管见,以申余之所见及所喜焉。
古来多有净土宗祖师教导学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者,然而彼诸祖师所说之语,常有误导众生之处,譬如倡言:『生西之后即是已经脱离三界生死。』然而事实则非完全如是,谓生西之后尚非完全等于已出三界生死轮回故;此谓一般净土行者若得果遂往生极乐之愿者,大多为中品中、下生,间有上品下生及下品三生者。此意乃谓:以往净土行者真能了知大乘菩提义理者极少,多属被诸净土大师所误导,而将解脱道之修行法理,误认为即是大乘菩提法者;是故大多难以取证上品之中生与下生品位,而成中品中下生之往生者,生西之后唯能取证二乘所证之解脱果,不能证得佛菩提果。或者多属误认行善即是佛法者,便以为世世行善而不取无余涅槃者,即是修行大乘佛菩提;如是等人虽有大乘种性,却因善知识之误导,以致不能如实了知大乘之真实义,而以乐于行善、利益众生之大乘种性,在知见不足之情况下,成为上品下生者。如是等品往生者,皆不能甫生极乐之后便立即出离三界生死,皆须住于极乐世界闻法熏习,多时进修之后,方能取证解脱果,佛菩提之见道则需待时久矣。
如是净土行者,亦是修善止恶之大乘行人,却因久被净土宗古今善知识误导故,往往不慎误犯大妄语业,自称可以生西之后即得解脱;却不知生西之后,其实仍然不离三界中之有为境界相,仍有十八界法中之一一界,仍是三界中境界。只因蒙受弥陀世尊之大慈大悲摄受故,暂得免除三界中之生死轮回果报;如果不是中品上生或上品上生者,生西之后皆未能立即出离三界有为生死,仍在三界境界之生死法中,需依弥陀世尊之摄受,方得寿命无量,暂得无死,然后缓缓进修佛菩提道。
必须是中品上生或上品上生者,往生之后始能立即断除分段生死(初地无生法忍之智慧可以断思惑而故意不断之,留惑润生,故亦方便摄在已断分段生死位中),其余皆待闻佛说法之后,多时进修以后,方能断除思惑,方是真实已出三界生死者。此一事实,净土宗祖师古来多有不知者;是故彼诸开示,多有误导众生之处;今者正德居士于此事实多有阐释,凡我净土行者读已,当可即时改正,因此或可速入净土之圣道门中,成就净土之圣道。
二者,日本之本愿念佛法门,传来台湾已久,多有道场信受弘扬之者;然而本愿念佛法门之见解,始从创宗之法然『上人』(源空)时起,便已处处曲解净土三经,使令净土三经所说之净土易行道,被广泛扭曲;由于广被扭曲故,便将使得信受其说之净土行者,下堕成为下品生人;或者成为懈怠之净土行者,难与净土门中本有之圣道门相应。乃至法然、亲鸾二人贬抑净土门中之圣道门,高抬日本净土门中之下品往生者之证境,与经中佛语相违,已令净土真宗所弘法义成为虚妄说。
又因净土真宗极力排斥净土门中本有之圣道门,乃至加以无根之诽谤,已成就诽谤方广正法之大恶业,成为极乐世界弥陀世尊所不摄受之一阐提人;如是,心求往生而修净土真宗之法,修学以后却必须下堕三途,成为弥陀世尊所不摄受之人,乃是大可怜悯者。而此受害之原由,却是因于修习日本之本愿念佛法门所致;如是以善因而得恶果,实属世间最大之悲哀,余人既已知之,宁无善念而欲救之?由是缘故,正德居士造此《净土圣道》一书,揭櫫正见,此对日本传来之本愿念佛法门之种种邪见,令诸净土行者悉能了知,速谋补救之道,非唯可令净土真宗行者免除下坠之恶业,可以消除障碍生西之恶业,兼可提升生西之品位,真乃功德无量,正应极力赞叹而广流通,以利众多净土门中之修学者。
三者,圣道门之净土义,与净土门之圣道义,自古以来,常有错说妄解者,凡此错解妄弘者,皆肇因于圣道门之内涵未曾如实理解,多所误会;亦肇因于净土之真实义涵不能如实理解所致,是故古来净土祖师非议禅宗圣道门者,以及禅宗祖师非议圣道之净土门者,比比皆是,造成佛教内部之互诤互斗,亦令学人心生疑惧,不知何适。然而净土门既是佛经中所说者,圣道门亦是佛经中所说者,法本是一,则分宗分派之后,应唯有高下广狭之差别,而不应有所互异;若是互有大异而不能融合者,当知彼二门中,必有一门法义行门错误,或是二门之弘传者俱堕误解之中,是故导致二门互争之状况,令二宗学人各执其是、非其所非。
如是,自古以来,欲求禅净圆融者,即难可得;所幸十年来之台湾地区,由于倡导禅净双修之道场渐多,渐成共识,禅净二宗互争之状况已有改善;然而至今仍不能加以如实之汇通,何况能圆融之?由是缘故,余于公元一九九六年夏,宣讲《禅净圆融》,后亦整理成书而流通之,欲整合禅宗与净土宗之宗义,欲合禅净为一门之法;以此为始,渐渐整合各宗,欲令回复 释迦世尊住世时之唯一佛乘正法:不分宗派,皆令回归唯一佛乘正法。不乐再见唯一佛乘正法,被分宗分派而使正法渐渐成为分崩离析之状况,将使今时后世学人更难修证大乘正法。
由因欲将分崩离析之现时佛教纷乱状况,回归一佛乘之正法内涵,是故乃有《宗通与说通》一书之出版,又以《邪见与佛法、心经密意…》等书,欲求达成此一目标。若此目标得能达成,则此后修学佛法之学人,皆可迅速而且正确了知佛道之内涵,皆可正确了知二乘菩提互相之关系,则欲修学佛道者,皆可事半而功倍。今观正德居士之《净土圣道》一书,能将禅宗圣道门与净土宗之净土门融和、结合为一门,正可大利禅门学者同生净土而得增上果证,方可大利净土行者同证圣道而得增上生西品位,乃是两利之举,亦可传之后世、久远广弘,广令后世学人皆得大利,读之不禁大喜,因抒管见,宣余所见。普愿天下佛法学人,皆得因于此书所宣之胜妙正理,同得大利。如是抒发管见已,即以为序!
佛子 平实 敬序
公元二00三年立秋